2015/5/20

使用 Android Studio 開發 Web 程式 - 偵錯

偵錯

這是「使用 Android Studio 開發 Web 程式」系列的第三篇文章,接續前一篇文章的內容,程式碼照著規格打完了,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先執行看看成果,如果有出現不符預期的結果,就要進到了偵錯的程序以便修正程式碼。但如果負責的是 Server 端的元件,還要先準備好 Container 的環境、佈署編譯好的檔案、調整設定檔等等的程序。過往大部份人可能都會選擇 Tomcat 做為 Container,而現在有一個輕量化的選擇 Jetty。

2015/4/19

使用 Android Studio 開發 Web 程式 - 設定共用函式庫

設定共用函式庫

接續前一篇文章,雖然程式碼編寫已大致滿足工作上的需求,但是還有一項未來潛在性的需求要確認是否能夠達成。目前在開發設計上的主流是物件導向,物件導向的基本精神是提高重用性,也就是在設計時要讓程式碼儘可能地異中求同。所以在不斷地重構之下就會形成很多共用的 Class,共用的 Class 集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個共用的 Package 來讓不同的程式碼專案來引用。

2015/3/18

使用 Android Studio 開發 Web 程式 - 程式碼編寫

Google 發佈了正式版的 Android Studio,並宣示 Android Studio 成為了官方的開發工具。官方網站上也建議使用 Eclipse 搭配 ADT 的開發人員要移轉至 Android Studio,這代表著 Google 要讓 Android Studio 代替 Eclipse 成為開發 Android App 的主流 IDE。所以,要把手上的 Android App 專案移到 Android Studio 上開發是遲早的事,但這也衍生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其他非 Android 平台的專案怎麼辦?畢竟一個進階一點的 App 通常都是需要有 Server 端的服務做搭配,再複雜一點可能還會有函式庫類型的專案是 App 與 Server 專案所共用的。為了使未來開發的工作可以順暢的進行,看來花點時間蒐集資料和研究是免不了的了!

2015/2/14

2015/1/12

軟體測試經驗分享

測試自動化

這裡先暫且放下 BDD、TDD 等進階的軟體工程理論,講到測試,許多人的刻板印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手動式的測試方法。把程式執行起來,照著幾個情境人工觸發程式處理程序看看程式的行為、輸出的結果符不符合預期,有問題的話就修改程式再週而復始相同的過程。但其實這是一個很吊詭的現象,程式開發的用意是要協助人們將工作自動化,以減少人力的負載。結果我們有能力幫別人將工作自動化,而自己做的工作卻仍然在使用落後的人工處理!如果讓客戶知道,客戶不會懷疑我們的程式能用嗎? 就像做餐飲,如果連自己做出來的餐點自己都不吃,會有客人想吃嗎?

2014/12/26

使用 Git 來備份每天的工作成果

備份的重要性

很多人對於版本控管系統的刻板印象都是認為只有軟體開發那種高科技領域才用得到,可是事實上在很多中小型的開發團隊中,版本控管也不見得被應用在開發流程中。有不少的開發人員甚至還是使用人工的方式在做備份,例如:將每天的工作成果以目錄為單位備份並使用日期做為目錄名稱以協助辨識,更有不少人是完全不做備份、交由老天來決定。

2014/11/23

用 CentOS 架設 Git Server

安裝作業系統

這次使用的是 CentOS 7.0.1406,安裝的 ISO 檔可至官網下載。一般只要用到 DVD 就足夠了,所以下載的是 CentOS-7.0-1406-x86_64-DVD.iso。如果頻寬有限可以考慮下載 CentOS-7.0-1406-x86_64-Minimal.iso,這是最精簡的版本,只安裝作業系統運作的必要元件。不過也由於是最精簡的版本,所以安裝完了之後如果有需要加裝額外的服務,需要再自行另外下載。